九个月宝宝益生菌反流的应对方法
九个月大的宝宝出现益生菌反流是让家长颇为担忧的情况。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益生菌反流以及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。
一、益生菌反流的原因
1. 喂养方式不当
- 九个月的宝宝可能在进食时速度过快。比如使用奶瓶喂养时,奶嘴孔过大,奶液流出速度太快,宝宝吞咽不及,就容易连同空气一起吞入,导致胃部压力增加,从而引起反流,包括正在服用的益生菌反流。
- 喂奶后没有正确拍嗝。宝宝在进食过程中会吞入一些空气,如果喂奶后没有及时将这些空出,胃部气体增多,会推动胃内容物包括益生菌反流。
2. 宝宝自身生理特点
-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食管下括约肌发育尚未完全成熟。食管下括约肌就像一道阀门,正常情况下可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。但九个月宝宝的这道“阀门”还比较薄弱,益生菌等胃内容物就容易反流上来。
3. 因素
- 如果益生菌的剂型不适合宝宝,例如粉末状的益生菌在冲调时没有充分溶解,有较大颗粒,可能会刺激宝宝的胃部,导致胃部不适而引起反流。
- 服用益生菌的时间也可能有影响。如果在宝宝刚吃饱后马上服用益生菌,此时胃部已经处于充盈状态,容易引起反流。
二、应对措施
1. 调整喂养方式
- 控制喂养速度。如果是奶瓶喂养,要选择合适的奶嘴,确保奶液以适中的速度流出。如果是母乳喂养,妈妈可以用手指适当控制乳汁的流速。
- 喂奶后要及时拍嗝。将宝宝竖着抱起来,让宝宝的头部靠在大人的肩膀上,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,直到听到宝宝打嗝为止。一般需要拍嗝5 - 10分钟。
- 调整喂食量。避免过度喂养,九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,要注意辅食和奶量的合理搭配,不要一次给宝宝吃太多。
2. 调整益生菌的服用方法
- 选择合适的益生菌剂型。如果宝宝对粉末状益生菌不适应,可以尝试滴剂等其他剂型。
- 调整服用时间。可以在宝宝喂奶前半小时或者喂奶后1 - 2小时给宝宝服用益生菌,这样可以减少反流的可能性。
3. 改善宝宝的体位
- 在宝宝进食后,不要让宝宝立即平躺。可以将宝宝的床头稍微抬高15 - 30度,这样利用重力作用,可以减少胃内容物包括益生菌的反流。
如果宝宝益生菌反流的情况持续较长时间,或者伴有、哭闹不止、减退等其他异常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。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检查,确定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,如道疾等,并给予相应的疗方案。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情况,通过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益生菌反流的问题,确保宝宝健康成长。